首页>地区实践

他们给连南的孩子们送去最好的礼物丨公益

发布日期:2019-09-09 20:38:56   

9月7日至8日,“梦想星力量”星河湾连南留守儿童护航计划开启。活动志愿者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留守儿童们开启安全第一课,也为他们送去陪伴和关爱。

温情家访

走进留守儿童家庭

2018年,一个关于连南留守儿童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。郎平、钟南山、江南春等明星志愿者鼎力支持,捐出慈善拍品,全国8个城市4000多人踊跃参加,通过网络连线,同步进行竞拍,筹得的善款全部用于关爱连南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。

9月7日,牛栏洞村。留守儿童家庭家长拿出自家种的花生,表示感谢。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

9月7日,带着凝聚了所有爱心人士的心意的爱心礼包,志愿者分成六组,走进了留守儿童家庭。

9月7日,志愿者来到连南探访留守儿童,并为他们普及安全知识。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

喀斯特地貌的奇峰,没能吸引家访队伍的目光;炎热的天气、难行的村路,丝毫不影响家访团队的热情。

9月7日,星河湾执信中学的双胞胎姐妹和连南的留守儿童一起欢跑。

房诗娴是蜈蚣田村在读初一的留守儿童。每个周末回家,摘菜、烧火、做饭,帮妈妈照顾两个弟弟妹妹……她是视频中出现最多的留守儿童,也一眼被业主们认出。

六年级学生、孪生姐妹林杨、林柳与房诗娴年龄相近,很快就熟稔起来,作别时,已是依依不舍。

贫瘠闭塞的环境,父母亲情的缺失,使得留守儿童们有些孤僻胆怯。有温度的家访,能搭建起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。

牛栏洞村的唐继英今年读幼儿班,回家要经过一处仅用木板覆盖的水渠,容易滑倒摔伤。志愿者小学生王子涵,亲手将爱心书包中的小手电拿出来交给唐继英,耐心细致地教给唐继英使用方法,唐继英的眼神也逐渐温暖柔和起来。

星光照亮上学路,两颗童心的友谊也照亮了回家的路。探望过程中,志愿者们非常关心受访家庭的日常生活,嘘寒问暖。

在失去双亲的唐勇辉家中,爱心人士王东娅,详细询问家中老人的生活与孩子的学习情况,亲切地与老人交谈,不仅捐赠了爱心物资和中秋礼物,还特别叮嘱老人注意用火安全。

暖人的场景,也同样出现在蜈蚣田村、高冲教学点,以及牛栏洞村的其他家访队伍里。

安全礼包与教育基金

护航成长路

据了解,连南瑶族自治县内,近六成孩子为留守儿童。缺乏父母的陪伴,让孩子们过早担起了生活的重担,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引,也容易引发各种意外。

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,让人不幸;没有安全教育的童年,令人不安。农村留守儿童,需要社会的关爱,更需要安全教育的普及。一堂安全教育课,是给他们最好的开学礼物。

9月7日,牛栏洞村。志愿者小朋友教留守儿童使用安全大礼包里的电筒。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

在这样的背景下,9月8日,志愿者走进连南南岗中心学校,为当地孩子带来了宝贵的开学第一课——安全教育。

课程伊始,志愿者便向孩子们送上了一份10万元的大礼。这份礼物将以安全教育基金的形式,捐赠给南岗中心学校,用于开展后续的安全教育课程,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安全意识。另外还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安全大礼包,这份大礼包内含带有反光条的安全书包、手电筒、雨鞋套等,夜间行路更安全,为他们上学路上的安全保驾护航。

安全演习

身临其境学逃生

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,课室突然一声巨响,地震来了。地震引发了大火,浓烟笼罩了整个课室,一片混乱踩踏的环境中,我们的孩子们该如何应对?

连南孩子们这场安全演习教育课,从地震VR、消防通道体验、防踩踏演练、高空逃生演练、止血演练等五个环节进行。

9月8日,瑶族小朋友学习急救安全演习。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

为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,提高孩子们自救互救的能力,安全教育课特别采用了先进的VR体验技术,在身临其境的灾害场景中,学会如何自我保护,让孩子们能够真正融入到演习的环境中,认真学习安全知识。

欢声笑语中,孩子们放下最初的拘谨,积极参与体验,增强了安全意识,提升了自我保护能力。

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一定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。安全,是送给孩子们最有意义也是最好的礼物。”志愿者代表陈卫深有感触地说。

通过公益这个核心价值观纽带,实现了社区居民相互间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的连接,让慈善成为社区最大公约数,在社区有效传递了正能量,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。

来源:清远日报APP

编辑:桔子

校对:喵果果

责任编辑:

  • 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
  • 京ICP备14004060号-6
  •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456
  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65363252
  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7
  • 技术支持:www.xinmem.com

微信公众号

学习强国号